WICC 2019:融云首次解密全球通信网底层基础架构

发布时间:2019-12-27 13:34 | 来源: 网络整理 | 作者: 采集侠 |

日前,2019全球互联网通信云大会(WICC)在上海圆满落幕。作为大会主办方的融云,面对场内外数万开发者,首次对其自建的全球通信网(SD-CAN)的架构进行解密,分享了架构设计背后的故事和演进历程。

在连续多年稳居国内即时通讯领域市场占有率第一之时,融云已然将目光放在了更广阔的全球市场之上。自2016年起,融云跟随中国出海企业进行海外布局,为他们提供安全、可靠的全球通信云服务能力。时至今日,在全球化布局上,融云拥有3个数据中心,3000多个动态加速节点,并自研最优链路调度算法,可以有效解决跨国、跨运营商、大规模用户访问导致的响应慢、丢包高、服务不稳定等诸多痛点。

WICC 2019:融云首次解密全球通信网底层基础架构

融云首席架构师李淼演讲

突破代码所无法解决的难题,跨过技术调研与选型瓶颈

融云首席架构师李淼认为:“代码可以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代码解决不了的问题才是最难的问题”。在李淼眼中,什么是代码解决不了的难题?那就是搭建全球互联的通信云底层基础架构。

早期,融云通过提供SDK,让开发者更易集成融云的通信云能力到自己的App应用中,这是融云将通信云技术普惠给广大开发者的初衷。融云凭借安全、可靠的互联网通信云技术能力,服务的中国企业越来越多,并且随着中国出海企业逐渐布局到了海外市场,为了进一步助力中国企业出海,融云自建全球通信网络的想法应运而生。

融云讲了一个真实案例,曾经有落地韩国的旅游App客户向融云反映,自己的用户在韩国、泰国等地常常因连接不畅,导致体验不佳。后来融云在韩国、泰国部署了加速节点,对当地的链路进行加速,解决了这个问题,但由于终端客户分布的随机性很大,当用户漫游到除韩国、泰国以外的海外地区,甚至到北欧等地时,仍然面临连接问题。

解决客户的问题就是融云研发团队的使命,融云全球通信网的构建已经变得刻不容缓。可以说,是客户的海外布局需求让融云打开了建设全球通信网络的大门。

融云全球通信加速网络演变历程

融云对全球通信网络的平台能力定义是:用户能够就近接入、覆盖区域广泛、通信质量稳定、支持动态路径切换。2016年,融云全球通信加速网络v1版本正式上线运行,基本满足了出海客户对于全球通信的需求,并显示出性能优越、资源消耗低、结构简单、运维方便等优势。同时,融云持续在寻找对应区域的服务商上,加大技术和人力的成本投入,进行资源配置的优化和整合。通过对两年的运营数据比对:在没有加速网络的情况下,融云对海外用户整体的连通率大概只有78%左右,通过加速网络,融云在全球的用户整体连通率可以达到99.5%以上,全球互联互通的成效初显。

但是,v1版本的全球通信网络同时也面临着多中心重复建设、链路选择不智能、功能相对单一等问题。因此,2018年融云决定放弃v1版本中的架构设计,重新搭建通信云全球互联的底层基础架构,进行v2版本迭代。

由于融云全球通信加速网络v2版本采用自研的边缘节点,承载了更多的业务数据的处理能力,显示出四大优势:第一,支持多中心接入。在设计时增加了新的路由节点,在整个网络里,可通过边缘节点向路由节点汇聚数据流量,数据可向任意一个数据中心导入;第二,多协议支持。自研的边缘节点,使v2版本不仅能支持 HTTP、HTTPS,还能支持 WebSocket、WebSocketS 以及实时音视频 RTC 的信令等更多协议;第三,管控方便。v2版本可以精确地控制每个客户的流量转向和流量调度;第四,灵活调度。相比于v1版本只能通过下发配置的方式进行调度,在v2版本可通过管控节点的方式对流量周转进行控制。

优化之路境无止境

5G正式商用后,融云SD-CAN 全球通信网络除了承载人与人之间的通信,还将更多地承载人与物、物与物的通信。针对互联网通信请求高并发、小数据包的传输特点,为全球客户提供优质的网络加速服务,这是融云未来所要面临的挑战。

面对挑战,融云希望全球通信网络在边缘计算和去中心化的实时数据交换方面有所突破。首先,在边缘计算方面,由于融云目前很多协议、逻辑、控制都是通过类似模块的方式写成,如果要更新这些,需要重新部署服务来解决。尽管现在可以做到使用户无感、无损地更新迭代,但要降低运营成本,融云要在边缘节点上增加类似FaaS(Function as a Service)的能力,并通过一些动态语言在边缘结点上实现脚本化的运维操作,通过管控节点下发这些计算能力。

友情链接